
Karsiu LEE
李加兆
1949-至今
生於紛亂的中國1949,勇於投奔自由,從大陸潛泳至香港,輾轉到英國學習藝術,在法國當地開展他的油畫生涯。 李加兆的繪畫展現一種暗碼式的記號世界,他先據實地觀察,再逐漸地進行理性面的分析,連帶地又引出一連串的形體分解、空間斷裂、色彩重配、畫面再組等等構成,錯綜的視點,使我們掉入全然陌生的環境中,畫家以自由的心意組合他需要的景,在極度簡化為線條與面自由交織的實景中,加入個人的想像空間,將現實景象做細微的分析和明暗的再安排,使得繪畫的世界變得更為奧妙詭譎。
生平介紹:
「以平視觀看李加兆的的異想世界,如老鷹俯視觀察李加兆的生活」,中國旅法藝術家-李加兆,年少時驚險地從大陸游泳逃奔香港,擺脫專制霸權的社會;並於1975年至英國的約翰凱斯爵士藝術學校就讀,隔年前往巴黎,至此全心全力投入創作。
關於他的創作,從早期70年代的具象寫實出發,精於攝影的李加兆,曾受美國照相寫實主義及歐洲新寫實繪畫的影響,於80年代初期畫了一系列「自在的室內人體畫」,以完全現代化的表現手法,據實地觀察畫室一隅,偏好描寫模特兒在開工前休憩或是更衣的狀態,那種自在的人性反應,實為人物畫的精隨。「拋空的靜物畫」忠實反照了李加兆的「心境」,靜置排坐的酒瓶杯盤飛舞在空中,畫面中左方鏡內反射的虛影與右方的實像,呈現在同一視覺平面上,複數的形象給人飄忽不定的錯覺,別有新意;這一連串的形體分解、空間斷裂、色彩換置、畫面重組等等,讓他的繪畫創作在此時期達到一定的水準。
至後期的90年代,李加兆自我突破出抽象的意涵,他企求技巧與精神上更多的自由,一方面他關切當時諸多的社會新聞,如中國的天安門事件以及巴黎罷工潮等等,畫面中將現實景象解構重組,產生光與面的節奏變化,讓極度簡化的實景自由交織,一方面在記敘加入個人的情緒抒發。此時在李加兆的畫面中,出現了「象徵式符號」的觀念,藝術語言的應用即為一種符號的轉換,如「CVC」系列作品中,同種結構相互映射的無窮可能性應運而生,意即在同一個動機意念、思維系統之下,他運用相同的符號,卻可以衍生出更多不同的結果和意涵,表現出「一體多義」的開放性格。
年表 1949~
1949
出生於中國廣州
1971
抵達香港
1975
就學於倫敦約翰凱斯藝術學校
1976
定居巴黎
聯展--倫敦懷特查波畫廊
1980
聯展--巴黎「年輕繪畫 - 年輕表現」沙龍
聯展--巴黎大皇宮「今日大師與青年畫家」沙龍
1981
聯展--巴黎 尚•皮耶•拉維涅畫廊
聯展--巴黎 吉涅畫廊
聯展--蒙胡奇市政府沙龍
個展--巴黎 菲律普•費涅畫廊
1983
聯展--巴黎華裔藝術家聯展 巴黎第六區政府展覽廳
聯展--巴黎 菲律普•費涅畫廊
個展--巴黎 菲律普•費涅畫廊
1984
聯展--台北 百家畫廊
聯展--台中 金爵藝術中心
1985
聯展--巴黎大皇宮「批判性具象」沙龍
1986
個展--巴黎 菲律普•費涅畫廊
1987
聯展--旅法中國藝術家〈1947-1987〉聯展 巴黎當代中國研究與資料中心
1988
聯展--托里尼市政府
1990
聯展--台北 誠品畫廊「當代素描展」
1991
聯展--巴黎 比里維里展廳「當代具象畫」
1992
聯展--香港 三行畫廊「香港 - 巴黎 - 香港」
1993
聯展--台北 家畫廊「1993 - 正在進行中的現代藝術」開幕聯展
聯展--台北 家畫廊「香港亞洲藝術1993博覽會」
個展--台北 家畫廊
1994
聯展--台北 家畫廊「1994 - 正在進行中的現代藝術」聯展
聯展--台北 玄門藝術中心「台北 - 巴黎•旅法華裔藝術家當代集成」
1995
聯展--台北 家畫廊「1995 - 正在進行中的現代藝術」聯展
聯展--台北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「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」家畫廊參展
個展--台北 家畫廊
1997
個展--台北 家畫廊
1998
聯展--台中 臻品畫廊「海外華人當代藝術展」
2000
聯展--香港 三行畫廊
聯展--巴黎 秋季沙龍
聯展--廣州 廣東美術館「廣東油畫大展」
2001
聯展--台中 現代畫廊
個展--法國 伊西• 列• 牡麗諾市 依卡爾藝術中心
2002
聯展--巴黎 Boris Vian 基金會
2003
聯展--上海 上海美術館百位藝術家聯展
2004
聯展--巴黎 新凱旋門頂層藝術中心「中國風」聯展
個展--巴黎 蔻苠藝術中心
個展--台北 家畫廊
2007
個展--台北 家畫廊 「心感變奏曲─李加兆系列作品展」